【永倍达】重启”谎言:一场针对1100万人的二次收割!

2025-10-26

曾几何时,永倍达是不少人眼中的“财富曙光”。消费2600元,就能获得3900元返利;推荐朋友加入,还能抽取提成;商家交个保证金,就能享受平台流量扶持……短短几年间,这个平台竟吸引了1100万人参与,号称流水近千亿。

然而,华丽的袍子下面爬满了蚤子。从2024年开始,永倍达的提现通道逐渐关闭,所谓的“重启”承诺一次次跳票。

直到2025年7月,法院的终审裁定才揭开了真相:永倍达的行为构成组织、领导传销活动罪,核心团队被逮捕,可追缴资金却不足涉案金额的10%。

那些投入了养老钱、救命钱的人们,最终只等到一个无法提现的冻结账户。


01 华丽外衣下的陷阱

永倍达的崛起,不是偶然,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“造梦工程”。

2020年上线之初,永倍达打着“社交电商+新零售”的旗号,承诺用户只需消费2600元成为会员,就能在13-21个月内获得总计3900元的返利,相当于1.5倍的回报

图片

除了这种“静态收益”,永倍达还设置了复杂的“动态奖励”机制。用户通过推荐他人加入可以获得提成,层级高达13-15级,提成比例从3%到31%不等。

图片

为树立正面形象,永倍达专门推出“惠美乡村”助农项目。然而,所谓的助农只是幌子——平台以5元/斤收购蜜桃,却以268元/箱(约10斤)的价格出售,并宣称“购买即助农”。

更令人心惊的是,永倍达的商品价格虚高得离谱。成本50元的蛋白粉,标价2600元;成本200元的床上四件套,标价2.6万元。这些价格不是根据商品价值,而是对应着不同级别的会员入门费

平台还教会员“变现妙招”:拿着消费券到线下体验店兑换商品,再转卖给店老板,老板扣10%手续费后把钱转回来。这种看似“贴心”的服务,实则是帮平台规避法律风险的手段。

02 千亿流水的真相

永倍达曾宣传其注册用户突破1100万,合作门店2000家,三年流水近千亿。然而,这些光鲜数据背后,隐藏着惊人的造假泡沫。

为了制造虚假繁荣,平台要求商家每月必须完成固定交易额。一位浙江的商家透露:“我开的是服装店,每月要做50万流水,不然就扣保证金、取消入驻资格。没办法,我只能用自己的5个账号互相下单,全程没有真实物流,全是虚假发货。”

平台还会给“冲量”的商家补贴5%,但这些钱最终还是要靠新会员的入门费来填。

会员这边也在“造流水”。为了升级“团队等级”拿更高提成,不少人用家人的身份证注册多个账号,互相转账。一位河北的刘女士为了冲“区域经理”,找了20个亲戚朋友的身份证开了20个账号,每个月互相转几十万。

这种看似繁荣的流水背后,其实没有任何真实交易。所有的一切,都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入局的把戏

03 崩盘前的征兆

2023年下半年,永倍达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。

许多会员发现提现速度明显变慢——从“T+1到账”变成“7天到账”,再到“15天没动静”。商家也开始抱怨货款被拖欠,有的累计被欠了100多万。

与此同时,湖北天门分公司突然注销,负责人被市场监管部门约谈的消息传出。部分“清醒”的会员试图提现离场,但平台开始以“系统升级”“账户异常”为由,拒绝提现。

2024年3月,永倍达最终以“系统维护”为由关闭提现通道,成为崩盘的导火索。 一场波及全国1100万人的骗局,终于开始崩塌。

04 “重启计划”:拖延战术的真相

在崩盘后,永倍达开始了它的“重启表演”。

2024年4月8日,永倍达高调宣告“新旅程”启动,承诺最迟4月15日恢复运营。然而到了4月15日,APP依然无法登录。

随后,平台又放出多个“重启卫星”:

  • 6月30日:“政府介入托管,解冻账户”——没有任何政府文件。

  • 9月1日:“国际版盈利回流,全面返利”——国际版根本没运营。

  • 2025年1月1日:“新年重启,老会员优先提现”——依旧没动静。

  • 3月15日:“最后一次承诺”——负责人直接消失。

与此同时,“铸源接盘”的传闻开始流传。市场传言铸源集团特别是其董事长郭世梁或将接管永倍达。

但现实是,铸源从未官方确认接手,相关平台也迅速划清界限。

官方提及的1亿监管资金看似救命稻草,实则杯水车薪——分摊至1100万会员,每人仅能提取不到10元,与众多会员投入的数万乃至数十万资金相比,不过是沧海一粟。

这些一再推迟的“重启计划”,根本不是为了挽救平台,而是为了拖延时间,让核心团队有机会转移资产

警方通报显示,创始人许德宇在案发前通过地下钱庄、虚拟货币,把至少30亿元转移到了境外。他还通过“虚假贸易”,以“进口保健品”为名,向境外空壳公司转了10亿元“货款”。

05 血本无归的受害者

永倍达的崩塌,让1100万受害者陷入了绝望。

受害者中,有不少是退休老人,他们把养老钱投了进去。一位68岁的北京孙阿姨说:“我把20万退休金全投了永倍达,想着以后看病不用麻烦孩子,结果现在钱没了,看病都要跟孩子要,我都没脸见他们。”

更令人心痛的是,有些人不仅自己投资,还拉着亲友一起加入。一位浙江的小企业主表示:“我不只自己投了50万,还拉着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投。现在他们都找我要钱,我的工厂也倒闭了,老婆也跟我离婚了,我真的想过自杀。”

受害者们试图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但却发现这条路困难重重。

根据我国《禁止传销条例》,传销活动中参与者投入的资金属于“违法所得”,法院通常会裁定“不予民事追偿”。 而且,永倍达案的可追缴资金只有8亿元,不足涉案金额的10%,分摊给所有受害者,人均不到73元。

06 骗局的二次收割

更令人愤怒的是,在永倍达崩盘后,相关的“二次收割”仍在继续。

2025年2月,铸源集团上线“有趣世界”APP,宣称“承接永倍达会员资源”,要求原会员投1万元激活“老会员权益”,结果该平台在8月也停止返利。

同年5月,铸源集团又推出“集品圈”平台,要求用户交498元“平台使用费”,承诺推荐他人可获得返利。这套模式和永倍达如出一辙。

这种利用受害者“捞回本钱”心理的二次收割,使得本已遭受重创的受害者雪上加霜。

07 如何识别类似骗局?

永倍达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识别类似骗局,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征:

  • 承诺不切实际的高回报: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率通常不可持续。永倍达承诺的月化收益率高达6.9%,远超正常行业水平。

  • 依赖发展下线:盈利模式重点在于拉人头而非销售实际产品。永倍达的13级推荐奖励机制就是典型例子。

  • 资金流向不透明:资金主要通过个人账户流转,缺乏有效监管。永倍达的用户资金通过个人账户流转,未完全进入对公账户。

  • 过度包装:借助“公益”“国家政策”等光环效应为自己贴金。永倍达的“惠美乡村”助农项目就是典型的包装手段。

正规的消费返利平台,其返利比例合理,不与拉人头挂钩,资金流向透明,绝不会承诺“稳赚不赔”。


就在最近,还有人在网上散布消息,称永倍达将“重新规划,重新起航”。 与此同时,铸源集团旗下的“有趣世界”、“集品圈”等新平台仍在运作,同样的套路,同样的承诺,只是换了个名字。

崩盘后承诺的“重启”,从不是为救赎,而是为掩盖。 真正的平台重启,必然是系统功能全面恢复、资金流转畅通无阻的实在表现,而非空洞的口号与承诺。

【东方药林】开始疯狂投诉自媒体,意图阻止消费者发声,掩盖事实真相!
« 上一篇 3小时前
【弘梦投资(Mitrade交易所)】是资金盘骗局,看见远离,高度预警!
下一篇 » 3小时前

文章评论

【永倍达】重启”谎言:一场针对1100万人的二次收割!...

曾几何时,永倍达是不少人眼中的“财富曙光”。消费2600元,就能获得3900元返利;推荐朋友加入,还能抽取提成;商家交个保证金,就能享受平台流量扶持……短短几年间,这个平台竟吸引了11...

【永倍达】重启”谎言:一场针对1100万人的二次收割!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