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杀猪盘”诈骗又又又升级了:3个月被骗走1900 万
近年来,“杀猪盘”诈骗持续高发,其作案手法不断迭代升级,从传统的“高富帅/白富美”人设诱导投资,演变为融合身份伪装、传销模式、新型支付手段的复合型犯罪。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,全国已破获涉案金额超千万元的“杀猪盘”案件同比上升37%,其中87%的受害者为35-55岁高净值人群。以下结合真实案例,揭开诈骗分子的新型套路与防范要点。
一、诈骗手段四大升级,防不胜防
1. 身份伪装多元化:从“成功人士”到“现役军官”传统“杀猪盘”多以企业家、基金经理等身份示人,如今诈骗分子瞄准社会权威感强的职业进行深度包装。杭州宋女士通过婚恋网站结识自称某集团高管的王某,对方伪造军官证、展示“部队内部投资渠道”,短短3个月骗走1900万元。郑州王女士更是在2025年2月遭遇“军官+理财顾问”双重人设,被诱导取现18万元交给“办事员”。
案例警示:真正的军人/公务员不会在社交平台炫耀奢华生活,更不会要求群众参与投资或转账。
2. 融入传销模式:受害者变帮凶新型“杀猪盘”将传销拉人头机制与情感操控结合。贵州吴女士被假军官骗走300万元后,又被诱导发展下线,要求亲友“入伙”投资外汇,最终19人被骗370万元。湖南湘潭黄女士加入“昌鑫汇”平台后,不仅自己追加投资29万元,还拉同事入群,最终59人共损失669万元。
案例警示:所有要求发展下线、拉人头分红的“投资”均为诈骗。若发现身边有人以“内幕消息”拉人投资,立即通过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举报。
3. 新型支付洗钱:黄金寄递与上门取现面对金融监管升级,诈骗分子转向物理化洗钱。上海张女士被“兵哥哥”诱导购买黄金并邮寄至指定地址,200万元资金被瞬间转移。更隐蔽的是“上门取现”骗局:诈骗分子派专人到受害者家中取现金,全程避开电子支付痕迹。
案例警示:任何要求邮寄贵重物品或现金交易的“投资”均属诈骗。若已转账,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。
4. 精神控制+洗钱帮凶:双重收割上海张女士在“杀猪盘”中不仅被骗光积蓄,还被胁迫帮助转移其他受害者的虚拟货币,最终沦为洗钱共犯。这种“精神控制+刑事犯罪”的复合型犯罪,使受害者面临财产损失与牢狱之灾双重风险。
案例警示:若已陷入骗局,请立即停止所有转账行为,并通过96110或110“反诈专线”联系警方。
二、2025年高发诈骗话术解析
1. 情感铺垫阶段
- 经典话术:“你一个人带孩子辛苦了,我在部队/公司看到你就心疼”
- 升级话术:“我们领导最近在查外汇洗钱,你有闲置资金可以帮忙过渡一下”
2. 投资诱导阶段
-经典话术:“这个App有漏洞,我先投5万试水,你跟着我操作”
-升级话术:“现在用黄金做对冲,稳赚不赔,你把钱转给我,我安排人上门取黄金”
3. 杀猪阶段
-经典话术:“系统维护,明天再提现”
-升级话术:“你已成为洗钱帮凶,不继续投钱就举报你”
三、全民反诈三步法
1. 识破伪装:看细节辨真伪-查证渠道:通过“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核实公司资质,拨打12345查询公职人员信息。
-异常信号:对方突然要求视频聊天但遮挡面部、频繁更换社交账号、推荐“内幕消息”投资。
2. 资金防护:三不原则-不轻信:所有“稳赚不赔”“内幕消息”均为诈骗话术。
-不转账:涉及陌生账户、虚拟货币、黄金交易的转账均需警惕。
-不沉默:收到可疑链接立即点击“风险提示”,遭遇诈骗第一时间拨打96110。
3. 家庭防线:高危人群特别提醒- 离异/丧偶女性:警惕“完美情人+暴富捷径”组合骗局。
- 高净值人群:防范“定制化”诈骗方案,如针对企业家的供应链金融陷阱。
- 青少年:注意“游戏代充”“粉丝福利”等变种骗局。
四、法律威慑与维权途径
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显示,境外“杀猪盘”集团首要分子最高可判无期徒刑。若遭遇诈骗,请保留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,通过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提交电子证据。对于已汇出的资金,可立即向公安机关申请紧急止付。
结语
“杀猪盘”诈骗的每一次升级,都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度利用。唯有保持警惕、掌握反诈技能,才能守护好自己的“钱袋子”与“心门”。
记住:凡是通过网络“谈感情+搞投资”的,十有八九是骗局!让我们携手筑牢反诈防线,让骗子无处遁形!
文章评论
“杀猪盘”诈骗又又又升级了:3个月被骗走1900 万...
近年来,“杀猪盘”诈骗持续高发,其作案手法不断迭代升级,从传统的“高富帅/白富美”人设诱导投资,演变为融合身份伪装、传销模式、新型支付手段的复合型犯罪。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,全国...
“杀猪盘”诈骗又又又升级了:3个月被骗走1900 万...